通過堆肥可以將秸稈、生活垃圾等富含有機質的廢棄物轉變為有機肥料,即通過微生物活動使其中的有機物穩定化(礦物質化和腐殖質化)、無害化(消滅垃圾中的病原物)和減量化(減少質量和體積),并消除惡臭,使肥料松散、均勻,適合農用。
秸稈有機肥生產線車間
什么叫做堆肥?秸稈堆肥需要注意哪些條件?
放置在任一場所的有機固體廢物在濕度、通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會自動產生熱量(如秸稈堆垛、垃圾堆垛),尤其在冬季這種現象更為明顯,會產生大量熱蒸汽。堆肥化就是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水分、C/N比和通風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將有機物轉變為肥料的過程。在這種堆肥化過程中,有機物由不穩定狀態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物質,對環境尤其土壤環境不構成危害,而把堆肥化的產物稱為堆肥。
秸稈堆肥條件要求
自然界中很多微生物具有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實踐證明: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溫度、濕度和pH值條件下,使有機物發生生物、化學降解,形成一種類似腐殖質土壤的物質,用作肥料和改良土壤,在熱力學上完全可能的。這種利用微生物降解城市有機固體廢物的方法稱為稱為生物處理法,一般又稱堆肥化。
利用秸稈、生活垃圾生產的顆粒肥
堆肥的堆置方式可分為好氧堆置和厭氧堆置兩種。好氧堆置因其腐熟周期短,無害化效果好,能消除惡臭,而被廣泛采用。
1.高溫好氧堆肥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條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來進行的。在堆肥過程中,生活垃圾中的溶解性有機物質透過微生物的細胞壁和細胞膜而為微生物所吸收,固體的、膠體的有機物先附著在微生物體外,由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為溶解性物質,再滲入細胞。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氧化、還原、合成等過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機物氧化成簡單的無機物,并放出生物生長活動所需的能量,把一部分有機物轉化為生物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合成新的細胞物質,于是微生物逐漸生長繁殖,產生更多的生物體。
一般情況下,利用堆肥溫度變化來作為堆肥過程(階段)的評價指標。一個完整的堆肥過程由四個堆肥階段組成。每個階段擁有不同的細菌、放線菌、真菌和原生動物。在每個階段,微生物利用廢物和階段產物作為食物和能量來源,這種過程一直進行到穩定的腐殖物質形成為止。
2.厭氧堆肥 厭氧堆肥是在無氧條件下,借厭氧微生物(主要是厭氧菌)的作用來進行的。當有機物厭氧分解時,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酸性發酵階段和堿性發酵階段。分解初期,微生物活動中的分解產物是有機酸、醇、氨、硫化氫、磷化氫等。在這一階段,有機酸大量積累,pH值逐漸下降;另一群微生物(統稱為甲烷細菌)開始分解有機酸和醇,產物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隨著甲烷細菌的繁殖,有機酸迅速分解,pH值迅速上升,這一階段分解叫堿性發酵階段。
立式厭氧發酵罐
有機肥加工生產工藝流程大致包括為:原料選配(雞糞、秸稈、污泥、、生活垃圾、草炭等)→發酵處理→配料混合→造粒→冷卻篩選→計量封口→成品入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