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原料(畜禽糞便、生活垃圾、枯枝爛葉、沼渣、廢棄菌種等)發酵后進入半濕物料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后加入氮磷鉀等元素(純氮、五氧化二磷、氯化鉀、氯化銨等)使所含礦物元素達到所需標準,然后有攪拌機進行攪拌,再進入造粒機制顆粒,出來后烘干,通過篩分機篩分,合格產品進行包裝,不合格的返回造粒機進行造粒。
單的有機肥設備配置包含粉碎機、攪拌機、造粒機、篩分機和包裝機,小型有機肥生產線廠家,整套設備也就五、六萬塊錢,設備的投資不大,但是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

全套的設備配置包含發酵設備、粉碎機、攪拌機、造粒機、烘干機、冷卻機、篩分機、包膜機和包裝機,還配有設備之間進行物料輸送的輸送機。這樣的全套設備配置需要二三十萬,但是整條生產線只需要五六個工人就能完成生產操作,實現自動化的生產。
小型豬糞有機肥生產設備是根據國內有些養殖場,如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等雞糞、牲畜糞、為原料發酵生產小量的有機肥,解決自己養殖中雞糞,豬糞,牛糞惡臭無法及時處理難題,而且這套設備價格低,大多數養殖場都能接受。 豬糞發酵生產有機肥是需要好(耗)氧發酵,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故應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勻、勤翻、通氣為宜。否則會導致厭氧發酵而產生臭味,影響肥料效果。發酵完成。一般在豬糞堆積48小時后,溫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達65℃以上,在此高溫下通過有機肥發酵翻堆機翻倒一次,一般情況下,發酵過程中會出現兩次65℃以上的高溫,翻倒兩次既可完成發酵,正常一周左右可發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溫度開始降至常溫,表明發酵完成。

其中,原料的細度的合理搭配對于有機肥生產工藝流程至關重要。根據我公司多年積累生產有機肥設備和有機肥生產工藝經驗,整個原料的細度應搭配如下:100—60目的原料約占30%—40%,60目至直徑1.00㎜的原料約占35%,直徑1.00—2.00㎜的小顆粒約占25%—30%,材料細度越高,粘性就越好,造粒后的顆粒表面光潔度也就越高。但是在生產過程中,超比例的高細度材料的使用,易出現因粘性過好造成顆粒過大,顆粒不規則等問題。





